资讯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如何破解我国产能过剩的难题?

点击数:597 发表时间:2013-10-17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王敏、何雨欣)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然而,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显现,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升级版”必须应对的重大考验。如何看待当前的产能过剩?如何化解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

    产能过剩:我国经济发展之“癌”

    工信部2日公布了2013年第二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涉及全国67家企业,淘汰项目全部属于低端造纸行业。此前工信部公布淘汰的企业名单包括钢铁等19个行业1294家企业。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几年我国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但坦率地说,新增产能的速度远远大过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所以就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之“癌”。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只有78.6%,闲置产能高达21.4%。

    据了解,国际上公认的产能利用率正常水平为82%左右。目前,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船舶、光伏、工程机械等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仅为75%,光伏仅为60%,工程机械行业由于产能急剧扩张,需求大幅度下降,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不到一半。

    在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下,我国工业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已连续16个月下降。

    以钢铁为例,2012年我国钢铁产能高达10亿吨左右,市场需求却只有7.2亿吨。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指出,产能过剩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生死坎”。“目前钢铁市场价格低迷,整个钢铁生产企业的利润处于低点。如果产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一定会有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先倒下。”

   结构性过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表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产能过剩与当前的情况比较相似,一方面都是受到外部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急剧加重;另一方面,两次产能过剩的危害性都非常大。

    “产能过剩本身并不可怕,‘供过于求’本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表现。”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告诉记者,分析当前产能过剩,发现并不是需求不足引起的,而是一些行业的结构性过剩。

    据统计,当前不仅钢铁产能已经远远超过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消费峰值,水泥行业也存在相同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去年的水泥生产能力已经接近30亿吨,但需求仅为22亿吨,水泥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75%。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已是长期性的。

    目前,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光伏电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据统计,2011年,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产能已达到35GW,占全球产能的60%,但产量只有21GW,产能利用率60%;风电设备产能为30GW—35GW,产量18GW,产能利用率低于60%。

    此外,近年来,集中投资造成产能增长过快,而且新产能还在不断地释放和形成。

    值得警惕的是,我国目前的产能过剩集中在低水平的重复投资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低水平产能过剩与制造产能短缺并存,钢铁等基础原材料产能已呈现但大量关键设备、核心元器件等仍严重依赖进口。

    以改革促转方式调结构

    祝宝良指出,目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重化工领域和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地方政府的财税支持力度大,这一轮化解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冯飞表示,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产业发展是造成这一轮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行政力量产业发展,特别是以土地、矿产资源、投资配套等诱惑力的手段吸引大型投资项目落地,使部分企业更加看重投资项目以外地方政府所给予的资源,造成投资行为异化。而从中央政府角度来看,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存在弊端,扭曲了投资者行为。”

    “一方面要转变思路,标本兼治,采取短期措施与长效校正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冯飞指出,地方政府土地的出让、矿产资源的出让要公开、透明、合规。另一方面,要推动破产和产业重组,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加速部分企业退出,同时建立退出援助体制对失业职工进行再就业和培训。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当前必须用市场机制来化解产能过剩,减少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干预和控制,改变G D P挂帅的地方官员提拔体系。“改变现有的财税激励体制,加快资源税改革,加快征收环保税,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

    “化解产能过剩关键要靠改革,把权力进一步下放,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决定的都要交给市场和企业。”祝宝良指出,化解产能过剩必须依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以淘汰落后产能为契机,加快调结构步伐,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培育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版权所有©江西省赣萍商会   技术支持:江西华邦LOGO黑.png

邮编 :330000   电话:0791-88680706     传真:0791-8811967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北京西路104号(老省政府对面)如家酒店11楼 备案号:赣ICP备130050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