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南北互联网创业者的差异:北方重势 南方重事

点击数:700 发表时间:2015-03-16

 据相关资料,2014年国内互联网领域总共发生融资1878笔,总金额超过1000亿人民币,同比2013年大幅增加。在移动互联网催生下,多个行业的升级、转型诞生出 的诸多创业机会。同时,官方提出“创客概念”、“大众创业”等概念,创业被提到了国家的高度。

  毫无疑问,一场可以预见的、更加猛烈创业的高潮即将席卷大江南北。无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南方,还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将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根据IT桔子统计报告:北京的创业公司的总数几乎等于广东加上海的总和,投资金额也是两地之和。但数据标明,南方的创业公司正在逐渐赶超,北京的比重在下降。

  同样是创业,一个有意思的但又无法忽视的现象是:由于文化、地域、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南北互联网从业者却有着巨大区别和差异。我们从创业氛围、舆论宣传、商业模式等方面来具体分析这些差异。

  创业氛围:北方好大社交 南方偏小圈子

  截止2014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30多个城市100余家创业服务的咖啡厅(茶馆)开业,服务包括创业者集会、项目洽谈等。在这其中,北京创业咖啡馆多,包括车库咖啡、3W咖啡、必帮咖啡、千寻咖啡、贝塔咖啡、Binggo咖啡、Founder’s Coffee等。上海的爱塔咖啡、微咖、IC咖啡等。深圳的贝塔(福田店已倒闭)、3W、起点、创新谷等。相比北京来说,南方的创业咖啡氛围较差,甚至称得上惨淡,数量较少,甚至濒临倒闭。

  咖啡馆的发展差距如此之大,和南北创业的氛围有很大关系。北方创业者喜欢扎堆,南方创业者比较偏重小圈子。周末打开微信朋友圈,北京的创业者大多是在参加各种聚会:创业咖啡沙龙、高峰论坛、千人大趴,停不下来;深圳的创业者主题更多是加班、爬山、家庭、朋友聚会等生活气息更浓的内容。

  Windstore是在深圳、北京均工作过的创业者,他的上一个项目在北京,后来回到深圳继续开拓。他的感触就是北京的创业氛围太浓太热了。且不说中关村创业大街言己又或3W咖啡那样的热门区域,即使去任何一个创业咖啡,里面都是一帮热火朝天的人讨论着理想或妄想,尽管可能下一个月的房租都没着落,但并不妨碍这些人对未来充满期望。

  他回到深圳后,周末有空时依然习惯性去创业咖啡,想找一些同道中人讨论或交流,很快发现这种想法落空了。即使像创新谷这种声名在外的创业咖啡也是门可罗雀,有质量的活动太少,其它的如起点咖啡、贝塔咖啡更是无以言表。“我觉得有些孤独”。在深圳,这种讨论只能局限与自己好友、同事或者同学小圈子进行。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和两个城市的文化有密切关系。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历来有集会和讨论的氛围。同时又是经济文化中心,国内主流互联网和高校集中的地方,政治和文化的积累为酝酿这种集会和讨论的氛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北京的大公司扎堆,百度、小米、360等;高校集中,全国112所“211”学校,北京有24所。这些同一公司或同一高校出来的创业者大多有着同门的情结,缔结成一定的派系,如网易系,搜狐系、北邮创业系、清华创业系等,同事、同门情谊是维系人们交流和沟通重要的纽带,推动着这种集会文化的发展和迭代。

  反观深圳,仅有深圳大学和襁褓中的南方科技大学。同时互联网或IT大公司数量偏低,除了腾讯、华为,后来的迅雷等公司都不成规模。创业者之间除了微弱的同乡情谊外,没有更多的关系维系创业者之间的关系。即使是腾讯系的,在南方也是非常松散的关系。有意思的是,被官方认可的离职员工组织南极圈是在北京,而非深圳。

版权所有©江西省赣萍商会   技术支持:江西华邦LOGO黑.png

邮编 :330000   电话:0791-88680706     传真:0791-8811967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北京西路104号(老省政府对面)如家酒店11楼 备案号:赣ICP备130050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