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要闻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社评:步鑫生走了,其改革精神不死 点击数:730 发表时间:2015-06-08
改革先锋步鑫生,因病于6月6日19点30分在家乡浙江省海盐县去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掀起学习步鑫生改革创新精神的热潮,推动了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与步伐。他当年的改革创新精神和企业改革实践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6月7日《钱江晚报》) 步鑫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典型。1980年,步鑫生出任浙江省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在他的带领下,小厂打破“大锅饭”,进行全面改革。步鑫生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企业里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办法:分配原则是“日算月结,实超实奖,实欠实赔,奖优罚劣”,生产方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变,人变我新,不断创新”,管理思想是“生产上要紧,管理上要严”。他们的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成为全省的衬衫厂。 步鑫生是上世纪80年代知名度高的企业家。因为新华社的报道和胡耀邦同志的批示,步鑫生和他的事迹走到了镁光灯之下。由中央下命令全国推广一个人,之前只有雷锋和焦裕禄。当时有统计,《人民日报》自创刊到那时,报道量一的人物是雷锋,第二就是步鑫生。 步鑫生的失败,始于企业扩张过速而带来的经营危机。1985年,海盐衬衫总厂年产30万套西装项目上马,6000平方米的西装大楼也开建,这对固定资产只有50万元的衬衫厂,根本无力承受。1988年1月5日,步鑫生被浙江省政府宣布免去职务,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作为全国的“改革厂长”,步鑫生与时代渐行渐远,然而,作为“失败者”,他却有着相当价值的历久常新的借鉴作用和警示意义。在改革初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百废待兴的历史背景下,他是一位勇立潮头、敢于探索、大胆开拓的改革实践者。步鑫生走麦城说明, 这就进一步表明,改革创新是一个大胆探索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既然是探索,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不探索,永远不会成功。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创新才有出路,守旧只有死路。因此,人们对于步鑫生的失败应有客观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断,保护改革创新精神。 在一个成熟的文明国度里,“个人要能接受失败,社会要容忍失败”应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共识,而决不是仅仅以财富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贬败。作为“一个吃螃蟹”的人,步鑫生“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才是值得人们切实尊重与善待的。唯有此,才激励更多的人立志献身改革创新。而这也正是我们目前所缺失的。 当年,林则徐以钦差身份到任广州主持禁烟期间,逐渐了解世界,看到了中外发展巨大差距,便以封疆大吏的身份,直接向道光皇帝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策略和重建中国海军和海防的主张和计划。但是却遭到道光皇帝“一派胡言”的朱批。这不仅浇灭了林则徐对建设中国自己“船炮水军”的热望,而且也断送了重振海防的计划,导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国门。 后来,林则徐未完成的事业被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继承,先后写成《圣武记》和《海国图志》。前者回顾了清朝的主要战役,揭示繁荣与衰落的原因,而后者则是中国一部介绍世界的著作,探索富国强国的办法。然而,《海国图志》被朝庭视为大逆不道,是“以夷变夏”的违禁背俗之作、惊世骇俗之论,受到时论的猛烈抨击,成为“众矢之的”,主张将该书付之一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遭到严厉谴责,部分人认为“堂堂大清”岂能去了解那些“蛮夷之邦”?
古今中外严峻的改革开放实践一再揭示出这样的道理:人们虽然不愿意接受失败,但它确实是前进征途中的一部分,改革创新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创新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激烈碰撞,更是既得利益的深刻博弈,矛盾和困难错综复杂,改革创新的成功不会轻而易举,唾手可得,唯有不屈不挠,拼搏前行,付出代价,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建树。 步鑫生虽然走了,但改革仍在路上,创业者的改革精神应大力弘扬。今天,中国大力进行改革创新,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使之成为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我们需要改革者,更需要发扬“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中国除积去疴,振兴发展,阔步前行! |
版权所有©江西省赣萍商会 技术支持:
邮编 :330000 电话:0791-88680706 传真:0791-8811967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北京西路104号(老省政府对面)如家酒店11楼 备案号:赣ICP备13005044号-1